圆钢、螺纹钢、特种钢……这些大大小小、不一样的原料的钢筋,在中建五局地道公司钢筋工班长付怀增的手下,该圆就圆,该扁就扁,想长则长,当短则短。5月1日上午,记者在长沙地铁5号线蟠龙路站工地见到了这奇特的一幕。
本年50岁的付怀增,从事这个职业现已10年,他说,“在钢筋加工这一块,我敢说自己是专家。”
付怀增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人,40岁之前,一向在家园做小生意,并没想到自己会和修地铁扯上什么相关;40岁那年,一名老乡鼓动他:“出来干事吧,薪酬高,还能够看国际。”所以,他离别老母、妻儿,辗转在各个地铁建造的工地上。
“这些年,跑过的当地还真不少,国际真的蛮大哦。”老付用他那安徽口音的一般线年来,他先后在深圳、广州、成都、长沙等地修过地铁。薪酬嘛,还不错,辛辛苦苦一年能挣上七八万,不过要说看国际就有些名不虚传。由于他们都是一个工地转到另一个工地,甭说去景点,工地周边的路途都认不清。
修地铁,钢筋工的首要作业是焊接钢筋笼。地铁修在地下,需要从地上往下挖一个大基坑;而基坑不能随意挖,首要要把周边的围护结构做好。钢筋笼的效果,便是从地上钻入地下,再灌入混凝土,一个个摆放起来,构成基坑的支护。付怀增现在作业的长沙地铁5号线个钢筋笼支撑。
每天早上7时,付怀增就带着钢筋班的10名弟兄开端上工,一向要作业到晚上10时,中心只要中、晚餐各有半个小时左右的休息时间。一根根钢筋,在他们手下切开、焊接成一个有着严密缝隙的大铁笼。钢筋笼长23米,直径0.85米,重约2.4吨,拼装焊接这样一个“大家伙”,他们要2个小时。
切开、焊接,焊接、切开……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付怀增从一名对着焊花流眼泪的新手,生长为事事拿得起放得下的班长。噪音、焊花、焊接时的有毒气体,让他的皮肤糙糙的,喉咙哑哑的,眼睛红红的。
“我们打工的,不怕苦、不怕累,便是顾虑家。”老付说,出来干事,常常八九个月不着家,老母亲93岁了,最挂念的便是这个天天在外奔走的儿子;而儿子最牵挂的也是妈妈。“每隔两三天我要打个电话回家,跟老娘说说话。老娘说:儿子,过节你多炒两个菜,吃好一点。”提到这儿,老付的眼角清楚有泪光闪耀。